时间:2023-06-02 05:20:36 | 浏览:13
昆仑山是中国文化里非常重要的一座山,它究竟在哪里?众说纷纭。据我所知,至少有八座,现在我们来介绍一下:
第一座、道教昆仑山
中国最著名的山就是道教昆仑山,它是一座虚拟的山,只存在道家文化世界里。我们今天有虚拟货币、网上养宠物,这些东西也是看不见、或摸不着,但它们还是以一种特定的方式存在。所以,这座昆仑山也是存在的,是文化昆仑山。
第二座、汉武帝昆仑山
现在地图上,西北那座昆仑山,就是汉武帝昆仑山,是汉武帝指定的山。
中国丝绸之路的打通是以张骞出使西域为标志的。其实,张骞出使西域有2个任务,一个是联系大月氏一起攻打匈奴,另一个是帮助汉武帝暗中寻找昆仑山及西王母。张骞历尽千辛万苦,好不容易到了大月氏,可惜大月氏对攻打匈奴不感兴趣。
汉朝初期,黄老思想比较流行,当时的窦太后将《黄帝》、《老子》等书籍列为皇室子弟必读书籍,而此时的汉武帝还处于少年时期。汉武帝从年轻时就渴望长生不老。《汉书》记载,汉武帝一生祭祀的次数和规模都比他的先辈们要多。有一年,汉武帝意外获得“白麟”,他决定将这一年确认为“元狩元年”。在获得“白麟”的第七个年头,他们又在汾阴挖到了一个大鼎,于是,将年号又改成“元鼎”。
战国时期,昆仑山的传说就已经跟东海仙山的传说一样盛行,昆仑山上居住着黄帝、西王母、大禹等神仙,他们可以帮助人世间的皇帝练成长生不老之术。可是,汉人对西方的昆仑山了解很少。所以,这个时候,张骞通使西域正好给汉武帝带来了希望。张骞在第一次出使西域的汇报中提到了西域各国的情况,汉武帝要求张骞再次出行,寻找通往大夏的道路。汉武帝根据张骞对于大夏的描述,感觉那里就是史书中所说的昆仑山所在地,于是,要求张骞务必找到前往那里的道路。秦始皇在东海寻仙一直没有下文,所以,汉武帝不得不转向内陆,去寻找传说中的昆仑丘。
《河图》记载:“昆仑山北地转下三千六百里,有八玄幽都,方二十万里,地下有四柱,广十万里,地有三千六百轴,犬牙相举”。《史记·大宛传》中记载:“汉使穷河源,河源出于寘,其山多玉石,采来,天子案古图书,名河所出山曰昆仑云”。张骞2次出使西域都没有找到传说中的昆仑丘及西王母,于是,汉武帝根据先秦记载,把黄河的发源地指定为昆仑山。所以,今天我们称为昆仑山的地方并不是《山海经》里记载的昆仑丘,只是汉武帝认为的昆仑山。今天地图上的昆仑山,是汉武帝的昆仑山,是一座叫昆仑山却不是昆仑山的昆仑山。
第三座、祁连山
纵观西北,最有可能称为昆仑山的是祁连山,因为这里有很好的牧场,先民可以在这里生活。汉武帝指定的那个昆仑山基本是不可能的,因为那山太高,白雪皑皑,人怎么生活?神仙住还差不多。可惜世界上没有神仙。
《书·禹贡·雍州》:“织皮昆仑、析支、渠、搜,西戎即叙。”(西南地区在古籍中也是西戎范围,宜宾古名戎府)。《疏》:“四国皆衣皮毛,故以织皮冠之。(孔)《传》言织皮毛布有此四国:昆仑也、析支也、渠也、搜也。四国皆是戎狄也,末以西戎总之。此戎在荒服之外,流沙之内”。雍州,古九州之一。《书·禹贡》:“黑水、西河惟雍州。”《周礼·夏官·职方氏》:“乃辨九州之国……正西曰雍州。”今陕西、甘肃及青海额济纳之地即古雍州,惟陕西之旧汉中、兴安、商州、甘肃之旧阶州为古梁州城。周合梁州于雍州。《太平寰宇记》卷三○《岐山县》条引《河图·括地象》:“岐山在昆仑山东南为地。”昆仑既在雍州之域,周之岐山又在昆仑山东南不远,则此古昆仑应即今甘肃、青海两省交界的祁连山。《山海经·海内北经》:“昆仑墟北……有犬封国……曰犬戎国。”
祁连山
祁连山脉,位于中国青海省东北部与甘肃省西部边境,是中国境内主要山脉之一。由多条西北-东南走向的平行山脉和宽谷组成。祁连山素有“万宝山”之称,蕴藏着种类繁多、品质优良的矿藏,有石棉矿,黄铁矿、铬铁矿及铜、铅、锌等多种矿产,八宝山的石棉为国内稀有的“湿纺”原料。祁连山区冷湿气候,有利于牧草生长,在海拔2800米以上的地带,分布有大片草原、为发展牧业提供了良好场所。有人说“祁连”系匈奴语,匈奴呼天为“祁连”,祁连山即“天山”之意。因位于河西走廊之南,历史上亦曾叫南山,还有雪山、白山等名称。
第四座、四川岷山
岷山是甘肃省西南部延伸至四川省北部的一褶皱山脉,大致呈西北至东南走向,全长约500公里,主峰雪宝顶位于四川省松潘县境内,海拔5588米。岷山是长江水系的岷江、涪江、白水河与黄河水系的黑水河的分水岭。岷山是蜀文化的源头,在四川盆地水患没有治理好之前,蜀人先民主要在岷山周边放牧。岷山就是中原文化中的蜀山。
岷山
《世本》等先秦古籍记载有“蜀山氏”的名号。及至汉初,在《大戴礼记》和《史记》中,均载有“蜀山氏”之名。诸书并谓“蜀山氏之女名昌濮”,所谓“浊(蜀)子”,其见称于世的时代是黄帝时代。“昌濮”用彝文解释就是“人祖”,因为上古时代是母系社会,奶奶才是一家之主。昌濮的儿子就是中原五帝中最有名气的颛顼,据说颛顼在彝语支傈僳族语中就是“能够把历史说清楚的人”。据宋代《路史》记载,舜、大禹、秦、楚、越及滇、闽、瓯、骆等均属颛顼后人。汉是楚的继承人。《史记》记载,蜀王乃黄帝后世。史载,黄帝战蚩尤,一开始处于下风,西王母遣九天玄女帮忙,助黄帝打败蚩尤。这个西王母可能就是传说中的“蜀山氏”。
第五座、云南高黎贡山
高黎贡山又名高良公山、高黎共山、昆仑冈、分水岭。“贡”为景颇语,是“山”的意思。“高黎贡山”最早始见于唐代著名学者樊绰在其所著的《蛮书》。
南诏国封高黎贡山为西岳。高黎贡山就是“古昆仑山”之一,众多古籍有记载:
《正德云南志》中有“高黎贡山,本名昆仑冈,夷语讹也,在永昌西,越东。”《读史方舆纪要》中有“高黎贡山在永昌府腾越东北一百二十里,一名昆仑冈,夷语讹为高良弓山”。1984年版的《保山市地名志》中有“高黎贡山,在腾冲东120里,旧名昆仑冈,界潞江龙川江之间,蒙氏曾封为西岳”。
胡蔚本《南诏野史》中也可以找到“高黎贡山”名叫“昆仑隅”的记载:“异牟寻以点苍山为中岳,乌蛮(东川)乌龙山为东岳,银生府蒙东山为南岳,又封南安州神石为南岳、越赕(腾越)高黎贡山(名昆仑隅)为西岳,雟州雪山(一名玉龙山)为北岳。封金沙江、澜沧江、黑穗江、怒江为四渎,各建神庙”。
康熙《永昌府志》:“高黎贡山,在厅(腾越厅)东一百二十里,旧名崑崙岗,又名高仑山,夷语讹为高黎贡,界龙(龙川江)、潞(澜沧江)二江之间,蒙氏僭封为西岳,山势极高峻,自下而上东西各四十里,天晴可望土番之雪山,绝顶有泉东流永昌,西流腾冲,又名分水岭。”
《滇略》:“高黎共山,在腾越东北百余里,古名昆仑岗,夷语讹为高良公,界龙、潞二江之间。潞江冬月无霜,而此山巅霜雪严亘,蒙氏封为西岳。”
天启《滇志》:“百二十里曰高黎贡,旧名崑崙冈,界在龙(龙川江)、潞(澜沧江)二江之间,蒙氏僭封为西岳,山势极高峻,绝顶有泉,分流而下,又名分水岭。”
光绪《云南腾越州志》:“高黎工山,古名崑崙冈,土人谓之高良工,蒙昭僭封为西岳是山,……。”
《徐霞客游记》卷九:“由此西望,一尖峰当西复起。其西北高脊排弩,……所谓高黎贡山,土人讹为高良工山,蒙氏僭封为西岳者也,其山又称为昆仑岗,以其高大而言……。”
高黎贡
从唐至清,中原文献里记载最多的昆仑岗就是云南西边的高黎贡。今天分子人类学研究结果表明:东亚黄种人就在高黎贡一带的密林中演化出来,是黄种人出了非洲之后的第二个故乡。
第六座、洛尼白
洛尼白,彝语意思黑虎山。相传,公元前450左右,彝族慕靡系最后一位皇帝笃慕居住在洛尼白。他有三位妻子,生了六个儿子,六家分支,逐步迁往云贵川桂及周边省份。成为今天大西南彝族的共同祖先。
洛尼白(黑虎山)
洛尼白因外形类似一只黑色的老虎而得名,西王母虎的形象与此山有关。洛尼白在云南昆明的郊区,离昆明城约50公里。云南古滇国青铜器属于周秦汉三代,与中原《山海经》成书时间为同一时代,滇国青铜器上常常可以看到一名贵妇,她就是西王母。她不是滇国人,是西南夷祖母级的人物。滇国是西王母后裔所建。为什么她就是西王母,因为她住的地方就叫寿麻(离昆明约50公里),《山海经》里昆仑丘位于寿麻境内,西王母也是寿麻一带的人物。我后续会有大量文章介绍寿麻相关内容。
滇国王母
第七座、山东泰山
本来么,昆仑山是西王母国的事物,应该在中国西部。但地处中国东部的山东泰山也有人视之为昆仑山。他们说的也很有道理:昆仑有混沦的意思,就是圆头圆脑,泰山就是这样的山。况且,泰山还有瑶池,这也是流传很久的地名。
魏时,曹植作《仙人篇》颂曰:“东过王母庐,俯视五岳间。”这“王母庐”即今之山东泰山脚下王母池,唐代时称之为瑶池。据载,王母曾于泰山王母池,集聚群仙,所以其后创建道观加以祭祀,隋朝李谔有文曰:昔黄帝建岱岳观,遣玉女七人,云冠羽衣,修奉香以迎王母。
第八座、上海松江小昆山
最后一座小昆山,位于上海松江。常言道:物以稀为贵。上海、苏州、嘉兴地处江南平原上,山丘便是稀罕物。难得松江有几个小山包,古代文人们自然要润色一番。小昆山此地,古为昆山县治所,南朝梁因设有苏州昆山县,故松江昆山改称小昆山。“书生拜大将,火烧连营,击败刘备”的陆逊就是小昆山人,西晋文学家陆机、陆云等文化名人也居住在小昆山,前人将二陆比作美玉,以“玉出昆冈”来赞誉他们。三国、晋代,这里的文化气息十分浓重。小昆山是上海历史文化的重要发源地。有人称其“先有小昆山,后有松江城,再有上海滩”。我在小昆山生活了10年以上。
上海小昆山就是一座古代文人用笔写出来的昆仑山。
昆仑山有八座,这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,因为古人迁徙的过程里会把家乡的地名也带着走。历史学家根据发音相同的地名也可以勾画出一条族群的迁徙路线。业内称为“地名迁徙律”。
以上八座昆仑山,唯有祁连山、岷山、高黎贡、洛尼白(黑虎山)四座与《山海经》昆仑丘有关系,其中符合程度最高的是昆明旁边的洛尼白,根据《洛尼白昆仑丘》一书的整理,有高达31条的符合项,其它昆仑山的符合项在6条以内。
后期我会大量文章,着重介绍洛尼白(黑虎山)。
近日,电视剧《鬼吹灯之昆仑神宫》热播中,讲述的胡八一一干人去昆仑山探秘的事。昆仑山其实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,它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部,位于新疆、西藏之间,并延伸至青海、四川境内,全长约2500公里、宽130-220公里、海拔约5.5-6公里、总
西王母,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重要人物。西晋武帝太康二年(281年),人们在河南汲县挖掘出了一座战国时期的墓葬,出土了一批竹简,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《竹书纪年》,而另外一本比较重要的书籍则为《穆天子传》。《穆天子传》记载了西周周穆王西游的传说,他
坤舆万国图 传说中天神都是从昆仑山来到人间,而这张地图上,居然记载了昆仑山的所在地!此图名为坤舆万国图,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也是唯一的一张世界地图,今天我们就根据地图标注,一起寻找神秘的昆仑! 在上古神话中昆仑山被誉为第一神山,是传说中天神居住
2021年底,我国卫星传回昆仑山脉诡异云图,轮廓形似“龙影”,引发争议,那难道昆仑山真的是传说的龙脉吗?通过卫星拍摄的图片可以看出,在昆仑山的云层中有一条,若隐若现的龙影,蜿蜒附着在昆仑山的山谷之间,甚至能够清晰看出层层的龙鳞,虽然非常像龙
关于昆仑山的说法有很多,其中一轮最多的便是“昆仑龙脉”,2021年,卫星拍摄了一张昆仑山的图片,人们惊讶地发现,昆仑山上出现了“龙的虚影”,这是怎么回事呢?我们可以看看下面的这张图片,是否能在里面发现若隐若现的龙影。在山谷之间,还能发现鳞光
很多人会把这两座山混淆,以为它们实际上就是一座山,只是两个不同的名字而已。其实,完全不是那回事,喀喇昆仑山与昆仑山,本来就是两座毫不相干的山,相互之间没有直接关联。喀喇昆仑山与昆仑山的区别如下:巍巍昆仑山一、 所处位置不同青海玉珠峰昆仑山在
如今,昆仑山的神秘仍在延续,数量惊人的动物骸骨,凭空消失的古格王朝,骇人的死亡之谷等等,给昆仑山蒙上一层层神秘的面纱,留下一个个待解之谜。1979年,驻防在昆仑山的解放军部队,意外的发现了许多的动物骸骨,这动物有野狼,有马,有熊,还有一些说
传说昆仑山有九重天,其中西王母、九天玄女等大佛、大神、大圣都是九重天至高神明。而根据典籍记载,西王母所在的昆仑山宫殿非常壮观,分为昆仑八宫,其中包括九天玄女掌管的琼华宫和昆仑宫、悬圃宫、阆风巅、天墉城、紫翠丹房、玉英宫、碧玉堂,都是天地间钟
“昆仑”光是这两个字,就会让人觉得是无比神圣的。我们华夏有座山,名曰“昆仑山”,它被称为“万山之祖”。更是我国神话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。相传昆仑墟是神仙的住所,西王母的道场。同样也是世界上最神秘,最神圣的地方。终年不化的雪使它成为这世界上最
张骞出使西域,走访了西域各国,他认为于阗(新疆和田)流出的河流就是黄河的源头。由于当时人们根据《山海经》等神话记载,认为黄河源出昆仑山。于是乎,汉武帝就指定于阗南山为昆仑山。后来,古人还将祁连山视为昆仑山,最终人们将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部,横贯
我和三毛哥认识有十多年了,当初还是通过南疆珠宝检测中心主任许边远介绍认识的,那时他已经玩了多年的“石头”,在阿克苏当地也是小有名气的“玉石土专家”。如今,在玉石市场摸爬滚打了近20年,他已对玉石的判定、理解和认知已达到了一定的高度,并练就了
作为中国传说中仙山之一的昆仑山,在古代人们心中一直都是一个神秘而充满生机的地方。它不仅在许多文献、诗词、歌赋中被长期崇尚和歌颂,同时还吸引众多道家修士和佛教僧者前来寻求灵感和修行之路。同时还拥有许多珍贵且独特的生物物种。据《山海经》记载,昆
我们国家有非常多优美的景色,也有很多波澜壮阔的山河,也有很多世界文明的山脉。而昆仑山作为我们国家的“万祖之山”,也是一个非常神秘的存在。而且关于昆仑山有很多各种各样的传言传言,而且在昆仑山上还有一只部队看守着,为的就是防止其他人不小心闯进禁
昆仑山是中国境内最高最长的山脉,被视为“天山之母”。相传昆仑山是中国龙脉的发源地,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。昆仑山因其悠久的历史和神秘的传说而备受追捧,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。在中国古代,“昆仑”是一个非常神秘的名词,被视为仙人居住之地